单相触发电路和锯齿波移相触发电路
当C1充电到峰点电压时,单结晶体管的e与b1之间由不通变为导通,电容通过e、b1和脉冲变压器放电,e、b1导通时,呈现为很小的电阻,类似于二极管导通,所以电容上的电压基本上全加到了脉冲变压器上,在脉冲变压器的二次侧得到了触发脉冲。
当电容C1放电时,电压下降到低于谷点电压后,若经电阻R2、R3向单结晶体管的发射极e提供的电流小于谷点电流的话,e、b1之间就恢复了阻断状态。这时电源电压又对电容C1重新充电。调节电位器R2,可改变充电时间常数,于是改变了相邻两个输出脉冲之间的同隔,从梯形波电压的零点到第一个输出脉冲产生,这段时间间隔对应的时间电角度就是触发延迟角α,所以调节R2可实现触发脉冲的移相。电阻R2越大,充电越慢,α角越大。电阻凡起温度补偿作用。
由单结晶体管构成的移相触发电路具有电路简单、元器件少、工作可靠、调整容易等优点其主要缺点是脉冲宽度窄,在电感性大的负载下触发较困难。
等效电阻Rb1上的压降与电源电压之比称为单结晶体管的分压比。